为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助力园所内涵开展与教师专业提高,5月16日至19日,2023年学前教育研讨杂志社全国精英园长生长协作组学术年会暨幼儿园课程开展与质量提高学术论坛在杭州钱塘举办。
学术论坛展开期间,来自全国的幼教工作者走进钱塘区各所幼儿园,在赏识园内环境、观摩幼儿活动、了解特征课程的过程中感受钱塘学前教育的魅力。
5月18日,杭州市钱塘区星河幼儿园作为本次分会场论坛之一,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专家、闻名高校资深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等100余人。本次分论坛围绕“幼儿园课程质量的规范”主题进行,由宁波大学学前教育研讨所所长陶志琼主持。
星河幼园长姚明敏表示,星河幼秉承着“把幼儿园还给孩子,把孩子还给他自己”的办园理念,充分利用园表里特征资源,让幼儿在爱与尊重中寻到“钱塘小主人”的归属感,成为主动探求的“发现者”“策划者”和“执行者”。
星河幼副园长王洒脱首先介绍了星河幼《小小钱塘探索者》这一浙江省精品课程,精彩再现了《走进大学》《丝巾创想曲》等一系列有用利用幼儿园周边资源的案例,收获了参观者们的连连赞叹。“孩子们造访附近的大学时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梳理信息,也会为身边能有这么多好大学而自豪。”“园内老师们佩戴的丝巾是由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个个生动案例为到场的幼教工作者带去了启示。
“心中有大爱,眼中有儿童,举动有发问,提质有方法。”临江幼儿园副园长钟文介绍了幼儿园根据品尝童年、润美童心的教育理念,从“发现问题,课程始于美好遇见;剖析问题,课程臻于深度学习;解决问题,课程升于家园协同”三方面交流了根据《指南》布景下提高课程质量的饯别与考虑,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了课程回归儿童本位的重要性。
课程要有理念、有传承、有立异,要安身于本土、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展开和完善。湖州市南浔实验幼儿园副园长李芳聚焦课程品质内涵开展,安身“传承与立异”,以《童·浔“三色”课程》为例,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课程?要做怎样的课程?怎么让课程有用落地?”三个考虑入手,介绍了幼儿园的课程实践。
慈溪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院长助理吴蓉根据对儿童“适性生长”的了解,提出“自在玩,自然得”的核心理念。从传统可感可知的物理空间,走向强调和凸显“联系”的生态教育空间,设计“浸润式”探求活动新体系,让儿童在全新生态中获得适性生长。
华南师范大学隶属幼儿园副园长韩凤梅从基地的特征、价值和建设开展战略进行分享和启示。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隶属幼儿园依托自身教育特征所做的实践探索。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作为协同共育的重要路径,是幼儿园对社区优质教育资源运用的重要形式,推动了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建设,该成果在省内运用成效显着。
最终,陶志琼教授,对每一位发言人进行了建瓴高屋地剖析、点评和引领。她期望幼儿园的课程要有理念、有传承、有立异,要安身于本土、本园和本班的实际建构适性课程,并在课程施行中做三个反思,即反思幼儿获得了什么?幼儿是怎么学习的?怎样可以做得更好?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课程质量,然后实现幼儿园的高质量开展。
随后,陶志琼教授以《一位学前教育研讨者的办园思路与实践》为题,从中国传统文化动身,深刻地论述了幼儿园应该育什么人,根据怎样的理念怎样育人。她强调,各位幼教工作者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培养儿童的敬畏之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党育人。
据悉,本次论坛由《学前教育研讨》杂志社主办,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研讨杂志社全国精英园长生长协作组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专家、闻名高校的资深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团聚钱塘,共同探讨幼儿园课程开展的关键性问题解决。钱塘区各幼儿园以此为契机,与幼教届同仁在交流中彼此启示,在专家的主张中汲取经验,为办好更优的学前教育,满意钱塘人对更好教育的需求不懈努力。